培育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
——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③

发布时间:2018-11-27 点击数量:5134

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技术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规则都是基础设施。用实际行动捍卫我们的规则文明,就是在点亮你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飞机上,有乘客把脚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务员劝阻后却指责机舱管理不够人性化;女子骑电动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出租车发生剐蹭,未受伤的情况下竟索要高额赔偿;小区门口,未拴牵引绳的宠物狗吓到孩子,妈妈赶狗保护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脚踢……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人深思:为什么规则会被无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日趋成熟,如何培养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意识、精神文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捍卫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规则文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道必答题。

有时候,矛盾、误会乃至风险,常源于对规则的漠视。有的人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是没意识到自己声音大会影响他人,稍加提醒还能改正;但也有人属于明知故犯,规则于自己有利就遵守,规则妨碍了自己就破坏;更有甚者,认为守规则是笨拙、迂腐、怯懦,绕过规则得了便宜,才显得聪明、灵活、有本事。凡此种种,不仅容易引发矛盾、扰乱秩序,还会摊薄社会信任,带偏社会风气。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尽人皆知的俗语,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住了3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也不鲜见。这样的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楼道里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国家的成文法律,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也只有通过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挺进。

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是督促人们遵守规则的重要动力。绝大多数人对法律令行禁止,是因为知道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但法律只是规则的一种。为什么有行人看到红灯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闯过去?为什么有人无视禁止吸烟的标识,转过头去就点上一支?为什么有人敢于碰瓷,信奉越胡闹越有利的歪理?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违反规则的代价不高,有时候还能占便宜。这样的苗头不刹住,也会影响全社会对规则的敬畏。对整个社会来说,无论是道德规范、行业规则,还是公司章程、校规校纪,恰恰是那些软规则的落实情况,展现着文明的水准与素质的高低。

前些天,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牵动人心。这场悲剧以血的代价警示人们,很多时候规则是生命的安全带一个不守规则的乘客,一位处置不当的司机,让15条生命瞬间逝去。人们在愤懑、感慨、悲叹的同时也在反思,假如车厢里有人警示抢夺方向盘的法律后果,有人上前进行有效制止,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确实,当我们的社会氛围,能对不守规则的行为尽快给出否定评价和制止行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就能大大减少。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时代,不守规则的代价被显著提高了。无论是高铁上霸座,还是景区里破坏公物,只要被晒上网,就不得不承受来自舆论的谴责和压力。在不文明行为可能被随时随地现场直播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培养一点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镜头感

不守规则的代价需要提高,守规则的意识则需要深入人心。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给违规车辆开罚单时,发现6岁的孩子正在教育违规的父亲:我爸该罚,喊他停在停车库他不听,到处乱停车,就要处罚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违规的代价,但却从心底里认同守规则才是对的为刚性的规则体系构建成风化雨的文化环境,通过教育的方式在每个人心中播下规则的种子,才能让自觉遵守规则融入血液,凝聚起全社会的文明共识。

不久前,有地方的教育部门对社交网络中的家校群约法三章,制定出提升网络平台交流效率的新规则。网友感慨,无论技术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规则都是基础设施。用实际行动捍卫我们的规则文明,就是在点亮你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