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与应对压力》一文中,作者认为:“压力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坏。”但在本文中,压力还是以贬义词的形式出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中,压力是一种态势,有点笼罩的意味,所以可怕。
然而,正如我们同时知道的,不管压力源是什么,压力的作用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这取决于心理调适和心态培养的效果。对同一朵玫瑰,悲观的人看见的是玫瑰的刺,而乐观的人看见的是玫瑰的花。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各式身份的人因为遭遇到困难、挫折,也就是压力,而选择轻生,从韩国总统卢武铉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明星再到不知名的学生,这一群体正逐渐具备以下特征:年轻化、高学历化、范围扩大化。在压力的面前,现代人更容易选择逃避甚至是放弃生命,这是什么使然,值得我们深思。
一般来说,压力源来自工作、生活和社会三个方面,而压力产生的时间则涵盖和蔓延了人的一生。不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有属于那个阶段的压力。现在的我们常常怀念幼年时期,不知世事,亦没有意识要用他人的眼光和标准约束自己,然而,在那个时期,我们又何尝不是感觉不自由,何尝不向往长大。即便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也会因身体上的疼痛,而感受莫名的压力吧。
压力与人的生命相伴随,如何消除和释放压力,就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功课。如何尽力让自己生活在良性压力中,而不是一再被围剿在恶性压力中,无法自拔,便是我在读完该文后所思考的内容。
我的观点是简单面对,追求心安,保持一颗平常和平衡的心。心是一个容器,如果满溢,超负荷只会给自己增加负累。所以,朝着简单的方向,认准一个目标,人生会幸福许多。
一、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抱有对人生真诚感激的态度,是自我满足、与人相处的重要法宝。因为感激,会对自我、对他人少一些要求,不过分贪恋、痴迷于外在、物质的东西。减压的第一方法是少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压力。感激现在所拥有的,活在当下,不为将来或是过去所困扰,就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过去、将来我们可以抱着怀念或是期待的心态去看,但不必强求。
二、拥有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其实,宗教对一部分人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这种宁静需要特定的修行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他们选择了去信奉某种教派。而我们,应秉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事态的恶化、朋友的背叛、亲人的离开,也许事情已经糟得不能再糟了,那又怎样,事物总是有它的发展规律,努力想想,总是要去面对要解决的,只要平静下来,会有办法,会有新的收获,这也是“生活中最坏的境遇赋予我们的新活力”。
三、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柔韧而善良的内心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品质。善良,使你能消解与他人的误会,能坚强应对周围的肮脏和不堪,能在万般的无奈中仍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而这样的你也能承受起生命所能承受的一切力量。善良是内心强大的一种表现。我不知道,对于别人,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压力、幸福、平淡的集合体,还是不断地忍受的失望和痛苦,于我而言,生命就是坚持,在所有的人生遭遇中作出简单而不平凡的坚持,即使没有很大的辉煌成就,能够无愧于心,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