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教育整顿】立足群众需求 创新宣传形式 让普法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
——仙桃法院法治服务活动纪实
开展网络庭审直播231场次,网上公开裁判文书1735份,组织现场普法活动20余场次……
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仙桃法院立足群众普法需求,不断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为辖区群众送上了一道道普法“大餐”。
“你们的宣讲太及时了!我身边就有人曾遭受家庭暴力,但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我要把你们的宣讲内容转告她,让她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4月21日,仙桃法院龙华山法庭干警来到仙桃市复州花园小区,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为该社区60余名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仙桃法院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针对不同节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策划普法宣传方案,确定普法内容,组织干警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定向普法,让普法活动更加“接地气”。 “小学生性格活泼,对他们开展法治宣传语言要活泼,最好从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开始;企业最感兴趣的是劳动争议、合同纠纷这些跟他们息息相关的内容;社区居民接触的都是家长里短,婚姻家事、民间借贷等法律知识是他们最需要的……”谈起分类别、精细化普法宣传,龙华山法庭负责人黄文彬头头是道。 为了确保普法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仙桃法院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总结经验,逐步实现普法活动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截至目前,该院已开展普法活动20余场次,发放普法手册1000余份。 “转发!让失信人无处可逃!”4月24日,仙桃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2021年第3期失信曝光台。短短几天时间,市内主要媒体,普通群众纷纷转发,“参与式”、“传播式”普法活动吸引更多群众主动参与。 仙桃法院坚持树立“大宣传”理念,充分利用“一网两微”、官方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共同发挥“互联网+”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全方位展示基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点滴,让普法活动更加“聚人气” 4月14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强制集中执行活动中,全天共对13名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当场履行化解难案积案11件,执行到位金额近40万元。湖北电视台、仙桃电视台等媒体对此次强制执行活动全程跟拍,全省百姓跟着镜头现场“堵老赖”、“抓老赖”,身临其境感受“执行风暴”。 同时,仙桃法院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利用“一网两微”、官方抖音及时发布法治新闻,传播法律知识,深入挖掘和宣传日常工作中涌现出来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及时回应群众普法需求,变“一厢情愿的单方面输出”为“两相呼应的相互式交流”。 “法律能不能深入人心,关键得看普法内容对不对群众胃口。如果一味提供‘大锅菜’,效果肯定大打折扣。”通海口法庭负责人周涛说道。 在进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前,他征求辖区居民意见,结合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个性化“普法套餐”,以详实接地气的案例、浅显易懂的语言重点讲解《民法典》民间借贷等相关内容,引起群众热烈反响。 仙桃法院在普法工作中主动求变,积极探索“菜单式”的普法宣传模式,从过去“我宣传什么你听什么”转变为“你需要什么我讲什么”,有的放矢、按需普法,群众从吃“大锅菜”的寡淡无味转变为吃“私房菜”的津津有味,普法宣传工作更加“有温度”。 “法官不再高高在上,讲的全是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法律也不再晦涩难懂,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我们听的蛮有趣。希望今后能多多开展类似的普法宣传活动。”刚听完讲座的某社区居民张某意犹未尽。 此外,仙桃法院积极开展“百名干警联百企”活动,主动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法治宣传,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以案说法,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受到辖区企业热烈欢迎。有序组织万红章、叶向阳、张旭东等职务犯罪案件旁听庭审活动,用鲜活的案例为全市公职人员上警示教育课。利用人民法庭深入基层的优势,结合法庭调解、巡回法庭等工作,积极将普法工作延伸到基层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