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荐文悦读(125)| 周保华:以史为鉴,铸法警担当
——读《大明王朝1566》有感

发布时间:2025-03-01 点击数量:120

图片20.png

周保华,197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仙桃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副大队长。

《大明王朝1566》,作者刘和平。故事聚焦明嘉靖年间,生动展现了激烈的政治风云与复杂的权力斗争,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政治腐败、官员渎职以及百姓深陷疾苦的社会现状,让我感触颇深。书中海瑞始终坚守廉洁奉公的政治伦理,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勇敢和决心,更让我深受鼓舞,对自身肩负的为民使命,也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守护正义,捍卫法律尊严

风云诡谲的大明朝堂之上,严嵩父子为首的势力只手遮天,借“改稻为桑”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各级官员沆瀣一气,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大明江山在腐败的侵蚀下千疮百孔。而海瑞,这位刚正不阿的官员,挺身而出,以无畏的勇气直指官场沉疴,一心只为百姓谋公道。如同海瑞直面腐败的决绝,司法警察作为法律尊严的捍卫者,在日常工作中,面对扰乱司法秩序的行为,也必须做到果敢坚毅,我们应如一柄出鞘的利剑,斩断一切阻碍公平正义的荆棘,确保法律的尊严不容侵犯。每当面对复杂的情况和外界的干扰时,海瑞坚守正义的身影始终激励着我,让我有勇气直面困难,不为外界干扰所动,全力守护司法秩序,让法律的尊严得以捍卫。

忠诚履职,筑牢安全防线

回望历史,再看今朝,身为一名司法警察,忠诚履职是我义不容辞的首要使命。在法院的每一天,安检大厅都是我坚守的“战场”,仔细检查每一位进入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方能保障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刑事庭审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我始终绷紧神经,毫无懈怠。我清楚,庭审的顺利进行关乎法律的尊严,我的每一次专注、每一分警惕,都是在为司法公正保驾护航。为了更好的履职尽责,我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定期组织参加专业培训,从安全检查的流程优化,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都不断钻研、反复演练,不断提升自身与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从而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专业的工作能力,守护法院安全与司法公正。

服务群众,传递司法关怀

在书中,海瑞着重强调百姓乃国家之根本,是官员应当服务与保护的对象,而非能够随意牺牲的群体。海瑞心怀百姓,作为党员干部、法院干警也必须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例如,在安检时,主动为群众耐心解答立案流程、庭审地点等基础问题,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帮助,为行动不便者提供轮椅并协助上下楼梯……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耐心的解释,从细微之处入手,让群众在与我们的接触中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体会到司法的温度。

清正廉洁,永葆忠诚本色

身为法院干警,我们应当以海瑞为镜,传承其廉洁奉公的精神风骨。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每一次抉择都考验着我们的廉洁底线。但我们必须如海瑞一般,秉持清正廉洁的操守,坚决抵制这些诱惑,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让清正廉洁成为我们最坚实的职业底色,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担当,为司法事业保驾护航。

《大明王朝1566》已然落幕,但它所映射出的历史警示与价值追求,将一直激励着我们。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将以史为鉴,坚守岗位,用热血和担当诠释职责使命,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