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进“最后一公里”
——仙桃法院“阳光执行”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5-09-24 点击数量:59

图片4.png

执行,是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仙桃法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全力打造“阳光执行·司法透明”品牌,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赢公信,让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推动执行质效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今年7月,仙桃法院推行阳光执行成功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创建试点名单。

以公开“破局”,让执行流程全透明

“打开‘智慧执行’APP就能看到案件在什么阶段,而且还能实时查看执行干警上传的调查照片,我这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

申请执行人张某的这番感慨,源于他与某公司的劳务报酬纠纷案件。2024年,张某为某公司提供劳务后,被拖欠3万余元报酬,后经仙桃法院判决某公司需支付张某报酬及相应利息。然而,判决生效后,该公司却迟迟未履行义务,张某遂申请了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当天,仙桃法院执行局便通过“智慧执行”APP向张某推送了立案通知书、案件承办人信息等,并同步发起线上财产查控。经网络查控结果显示,某公司名下有一笔10万元的存款,执行干警立即对该账户进行冻结,并同步将这一进展上传至APP。此后,执行干警多次前往该公司,与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督促其履行义务。每次沟通的情况,执行干警都会详细记录并上传,让张某能够随时掌握案件动态,无需再反复奔波询问。最终经过不懈努力,该公司一次性支付了张某的报酬及利息。

这样的案例在仙桃法院并非个例。为彻底打破“我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到了哪一步?法官做了什么工作?”等“信息壁垒”,仙桃法院将“阳光”理念贯穿执行全过程。从开通执行“110”热线,到在汉江辖区率先部署执行案款“一案一账号”工作,再到全面推广“智慧执行”APP,该院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执行公开体系。

“执行事务全公开有利于减少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仙桃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执行局局长方俊介绍,为完善执行公开机制,仙桃法院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行智慧执行的工作机制》,明确将执行公开细化为文书生效、执行立案、首次查控、线索核查、拟采取强制措施、财产处置、案款分配、结案8个关键节点,通过 “智慧执行” APP 实现 “节点全告知、进度可追溯”。

目前,该院已创建28个智慧执行账户,一线执行干警注册使用率达100%,累计向当事人推送案件动态超 5000条。同时,在诉讼服务大厅的执行窗口,集咨询、立案、公开于一体,配合执行“110”热线、每周“执行局长接待日”活动,已接待来访群众200余人次,妥善化解了一批急难愁盼。

以力度“亮剑”,让执行过程更规范

“无论是从行动前的周密部署,还是执行现场的规范操作、文明执法,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极大增强了司法公信力。”参加仙桃法院“荆楚雷霆2025之汉江利剑”集中强制执行活动的律师代表陈浩,对今年6月25日的行动印象深刻。当天,40余名执行干警对一批涉民生案件进行强制执行,陈浩和1名律师代表全程参与。当看到失信被执行人在睡梦中被抓获、被扣押财产被依法清点,线上围观的网友们也纷纷留言:“干的漂亮!”“为法院点赞!”

为做好阳光下的“亮剑”,仙桃法院常态开展执行案件“一案双查”,严格控制执行终本程序,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律师代表、新闻媒体等多元主体见证集中执行活动、旁听执行听证、参与强制清偿等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发布预拘留通知6批189人、悬赏公告6批139人,将传统的“封闭式”执行转变为“围观式”执行,以公开倒逼规范,以透明赢得公信。

“我真没想到这笔钱这么快就到账了,太感谢你们了!”看到手机弹出的70万元执行款到账的信息后,申请执行人孙某向仙桃法院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而对于被执行人杨某来说,半个月的“曝光”经历让其深刻认识到了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严重后果。

原来,杨某因生意纠纷拖欠孙某70万元货款,在法院判决后仍百般推诿。仙桃法院依法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悬赏公告。“感觉走到哪都有眼睛盯着自己,蛮心虚的。”面对舆论压力,杨某最终主动联系法院履行了全部义务。

在加大执行力度同时,为进一步做优案款管理,仙桃法院实行“承办人初审+庭室负责人复核 + 院领导终审” 三级审批制度,开通“到账短信推送”功能,超48小时未发放的案款自动触发预警。今年以来,仙桃法院发放案款2107笔,案款发放及时率100%,让孙某等申请执行人切实感受到了执行款到账的“加速度”。

以善意“润和”,让执行效果更凸显

“如果法院当时直接查封生产线,我们公司可能就撑不下去了。”某食品公司负责人陈某至今对仙桃法院的“柔性执行”心怀感激。此前,该公司因拖欠供应商某包装公司28万元货款被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干警经调查发现,企业虽资金紧张,但生产经营正常,且正处于订单旺季。

考虑到企业发展需求,执行干警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未采取冻结基本账户、查封核心设备等“竭泽而渔”的刚性手段,而是运用“蓄水养鱼”策略,积极组织双方协商。在向包装公司说明企业现状的同时,也向陈某强调诚信履约的重要性,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批偿还的和解协议。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按时偿还21万元,双方也开始了新的合作。

“执行不是冷冰冰的‘一纸判决’,而是要有温度、讲策略。”仙桃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范德学表示,在涉企执行中,仙桃法院始终坚持“护航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全流程分级评估、企业信用修复等惠企利商举措,为10余家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在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活封活扣”、以租抵债等举措,避免“一刀切”式执行。

同时,对于涉及民生的小额案件,仙桃法院同样秉持善意执行理念,注重调解与和解,力求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处理一起邻里间的健康权纠纷执行案件时,执行干警没有简单地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是多次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情理法多角度进行劝解。最终,被执行人认识到自身错误,主动向申请执行人赔礼道歉并赔偿了损失,双方握手言和,邻里关系得到修复。

此外,仙桃法院还打造多元执行救助格局,为生活陷入困境的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9.83万元,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今年以来,仙桃法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5975件,执结4213件,执行到位金额5.93亿元,相关经验做法被市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宣传推介。

“阳光执行”是承诺,更是誓言。仙桃法院将继续以“如我在执”的情怀深化“阳光执行”内涵,进一步打通执行流程的“堵点痛点”,让“阳光执行”的品牌更亮、成色更足,为仙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