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法院创新思路微信秒送达快速解纠纷
“林×你好!我是仙桃法院法官。原告陆×与你离婚纠纷一案,因你无法提供固定邮寄地址,本院现通过微信向你电子送达起诉状副本、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
近日,仙桃法院法官在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时,因被告林某从事海运工作,常年漂泊海上,采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不仅成本过高,而且耗费审限较长。为方便当事人诉讼,提高办案效率,承办法官将相关诉讼文书拍照后通过微信向当事人送达,告知其相关诉讼权利义务并确定了开庭时间。
法官使用微信送达截图
3天后,林某依法提交了答辩状和授权委托书。因工作性质特殊,短时间内无法赶回,经承办法官和原告陆某同意后,林某委托其父亲出庭应诉、代收法律文书。承办法官第一时间通知原告陆某签收了答辩状,并通过微信向林某送达了开庭传票,向林某父亲送达了出庭通知书。
庭前调解阶段,承办法官一方面多次上门做林某父母的思想工作,嘘寒问暖,反复解释相关法律问题,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另一方面,经前期调查得知,陆某因丈夫常年在外打拼,聚少离多,对家人疏于照顾,久而久之才导致夫妻感情出现裂痕。鉴于陆某与林某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还有和好的可能,承办法官以维系亲情为切入点,劝说陆某应多宽容丈夫,相互体谅,加强沟通和交流,早日破镜重圆。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陆某表示愿意和林某好好过日子并主动撤回起诉。从曾经的水火不容到冰释前嫌,承办法官创新思路,让相隔万里的双方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更彰显了新时代基层法官捍卫公平正义的坚强决心。
法官到当事人家中做工作
据了解,微信送达只是仙桃法院大力推进“互联网+”审判执行工作的缩影。近年来,该院不断挖掘信息技术在审判实务中的作用,先后为被执行人设置“专属彩铃”,利用微信视频调解案件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让“智慧法院”建设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