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荐文悦读(140)| 龚师:守住方寸银匣,护佑司法天平
——读《清单革命》有感

发布时间:2025-10-26 点击数量:34

图片3.png

龚师,女,湖北天门人,199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6年11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仙桃法院,现在综合办公室工作。

作为法院出纳,我的工作天地不大,一台电脑便是核心;日常相伴的也非奇物,不过是凭证、票据与网银密钥。每天,案款如涓涓细流汇入账户,又循着判决裁定的指引精准流出。我始终清楚,指尖经手的从不是冰冷数字,而是当事人翘首以盼的权益,更是司法公信力最直观的“具象表达”。

近日品读阿图·葛文德医生的《清单革命》,这本常被与医学、航空领域关联的著作,却意外让我对出纳工作有了全新的深刻理解。书中核心观点直击我心:在愈发复杂的工作场景中,人类认知与行为的失误难以完全规避,但一张简单、可落地的清单,便能织就一张“认知防护网”,将致命差错拦在门外。这恰恰与法院出纳的职责内核不谋而合,我们的工作无需追求“惊天动地”的业绩,而是要确保每一笔资金流转的“零差错”。

清单,是出纳工作的“安全锁”

法院资金往来,性质特殊,责任重大。一笔执行款的误付,可能让胜诉方的权益迟迟无法兑现;一笔诉讼费的错收,可能给当事人增添不必要的诉累;一次对公账户信息的疏漏,可能导致整个支付流程的停滞。我的工作中,早已内化了许多“无形清单”:接收款项时,“一审票据、二审系统、三核当事人信息”;支付案款时,“一验审批手续、二核收款账户、三查余额权限”;每日终了,“账实核对、账款相符、日清月结”。读完《清单革命》,我更加意识到,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并非是对我专业能力的不信任,恰恰相反,它们是无数前辈经验与教训的结晶,是保障资金安全、维护司法程序严肃性的“金钟罩”。我将更有意识地将这些流程清单化、可视化,让“清单思维”成为肌肉记忆,为手中的每一分钱上好“安全锁”。

清单,是提升效能的“加速器”

初看,清单似乎增加了环节,降低了速度。但葛文德通过案例证明,一套设计精良的清单,能让我们在复杂任务面前减少慌乱、规避疏漏,反而大幅提升整体效率。在年底结算或集中支付高峰期,面对如雪片般的票据和接踵而至的电话咨询,一份清晰的待办事项清单、一份标准的沟通协调清单,能帮助我稳住阵脚,有条不紊,将我从“下一步该做什么”的短期记忆中解放出来,让我能更专注于审核关键信息、处理异常情况。这正如书中所言:“清单不会让卓越的个体变得平庸,相反,它帮助他们展现出更高水平的技艺。”于我而言,运用清单,就是让我这个“司法资金流转枢纽”运行得更稳定、更高效。

清单,是责任与公信“防护盾”

《清单革命》这本书籍的魅力在于,它超越了技术层面,触及了精神内核。清单的严格执行,背后是对规则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在法院,这种敬畏与担当具有更深层的意义。我们的一收一支,直接关联着案件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司法效率和公平正义的感知。当我严格按照清单,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操作时,我守护的不仅仅是国家的钱财,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法院的形象。我的岗位虽小,却是司法公正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我的工作平凡,但“零差错”本身就是对司法公信力最坚实的支撑。

读完《清单革命》,心境已然不同。手中的计算器、眼前的流水单,仿佛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我将自觉成为一名“清单革命”的践行者,不仅在自己的工作中精益求精,还要思考如何与同事协作,优化财务流程的“集体清单”。我愿做司法事业中那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清单守护方寸银匣的绝对安全,用精准高效的服务,践行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在每一个细微处,兑现一名法院财务人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