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 “法治夜校”开课啦!点亮村民“夜生活”,照亮群众务工路

发布时间:2025-02-21 点击数量:140

图片1.png

“法官,新年好啊!我想跟着同村的包工头一起出去工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呀?”

“去年的劳务费好不容易才要到手,讨薪之路真的很艰辛啊。”

为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帮助村民“无忧”返岗,近日,长埫口法庭法官干警走进长埫口镇潮愿村开展“法治夜校”活动,村委会干部及20余名村民代表参加。

“大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仔细查看涉及自身权益的条款。”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长埫口法庭副庭长杨玉竹结合近期审结的典型案例,聚焦外出务工群体普遍关心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伤维权、劳务派遣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剖析案例、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大家学法用法、理性维权。

“法官,别人在3年前欠了我的货款,但我手上只有对账单,没有让他写欠条,这种情况钱还能要回来吗?”

“听说现在法律对婚前买房婚后加名的情况有了新规定,是真的吗?”

对村民们提出的问题,杨玉竹逐一进行了解答,并就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生活中常见的合同范本进行了详细解读,让村民们对相关法律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希望下次法官可以讲讲邻里纠纷问题……”

“我希望……”

干警们还组织在场村民填写了问卷调查表,收集村民们想了解的法律知识以及期待的普法方式,以提高法治宣教活动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我马上就要外出务工了,这场普法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呀,帮我避免了好多‘坑’。”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充电”,务工路上底气更足了,希望法院多多组织此类活动,以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