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榜样之帆 强化使命担当
——用司法为民成效绘就人民法院工作新蓝图
高扬榜样之帆 强化使命担当
用司法为民成效绘就人民法院工作新蓝图
仙桃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丁拥军
《榜样3》聚焦不同领域的先进典型在本职岗位上坚守信仰、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全景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独特风采。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当时常回首,不忘改革初心、牢记出发使命,对标新要求、展现新作为,不断书写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新篇章。
一、弘扬榜样精神,要将法院工作始终驾驭于信仰的翅膀上。
不论是默默无闻几十年,为党的编译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宋书声,还是用汗水乃至生命丈量祖国壮美河山的国测一大队,他们所面临的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任务之艰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还有许多像宋书声、国测人一样的榜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贞,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在生死考验面前威武不屈、英勇无畏。对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纵观政法队伍中因严重违纪受到惩处的反面典型,无一不是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我们应该以榜样为镜、以先辈为镜,始终牢记入党时的庄严承诺,自觉用为民情怀锤炼党性、洗涤灵魂,坚守从政做人的道德底线。政法干警作为维护仙桃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生力军,更要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强大的动力,牢牢把握忠诚本色,做法治的信仰者、宪法的信仰者、正义的信仰者。
二、弘扬榜样精神,要将法院工作始终融入到群众的笑容中。
“PPT书记”朱仁斌带领鲁家人把脏乱差的浙北小山村蜕变成全新的田园综合体,“杰米拉”李元敏临危受命,视群众为亲人,抓班子强队伍,让盖买村从“后进村”“空壳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和谐先进村。我们党正是凭借这种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和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由此形成了一道无坚不摧的“铜墙铁壁”。法院工作同样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群众想什么?不妨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矛盾纠纷当事人,希望见到的也许就是一张笑容、一句问候、一双援手。基层法院处在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线,直面群众,案件基数虽然大,但多数案件案情简单,法律关系明晰,并不需要用到错综复杂的法理分析,更多地需要听民生,知民盼,解民忧,不断探索服务群众新模式,竭尽所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近年来,在市委统一部署下,我院先后开展了纪律作风教育暨中层干部履职尽责专项整治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百日整治”,直指干警作风整治 “七寸”,向陈规陋习和作风顽疾“开刀”,工作氛围和队伍面貌持续向好。将这剂猛药用于法院各项工作中,改进作风,抓早抓小,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每一起矛盾纠纷的圆满化解中增强幸福感,正是我们学习榜样精神的应有之义。
三、弘扬榜样精神,要将法院工作始终根植于基层的沃土中。
乡村医生贺星龙行医路绕地球十圈,背破12个行医包,骑坏7辆摩托车,免收出诊费累计35万余元,并一直坚持照顾孤寡老人和顽疾病人,身体力行诠释“医者仁心”。1930年,毛泽东做了大规模调查,写下了著名的《寻乌调查》,从盐、油、豆、酒的具体价格,到土地问题、行业分布,都调查得细致入微。做好新时代下的法院工作,就需要这种沉下去、接地气的作风,努力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今年以来,我院充分发挥基层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利用巡回审判车到村居院落、田间地头开庭35场次,3000余人参加旁听,就地化解各类纠纷550件。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市人社局设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形成了交通、工商、劳动“三轮并驱”的专门化纠纷化解网络,累计协调化解各类纠纷3400余件,直接履行率均在95%以上。面对日益多元的司法需求和高位运行的案件数量,必须坚持上门服务,优化服务,精准服务,把群众的需求解决在家门口;发动各行各业多方力量参与,努力做到哪里发生问题,就在哪里解决问题,真正把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当地,稳控在源头。
四、弘扬榜样精神,要将法院工作始终跳动在时代的脉搏中。
“北斗”女神王淑芳,一生择一事,用青春追逐“导航梦”; “超导”贤才赵忠贤, 五十年磨一剑,将“硬骨头”啃出了别样风味,让科技强国梦成为现实。我们弘扬榜样,就是要把握实质内涵、紧扣时代的脉络、适应矛盾新变化、回应人民新需求,努力实现政法工作新跨越。当前,我院倾力打造的“全域辐射式”便民服务网络,创新闭环运行、归口处理、联合调处的“一站式”服务,为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坚持预防在先改良“社会土壤”、多元举措推动“案结事了”、实战实效赢得“群众认可”,让人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让一流标准持续引路,让榜样精神永续传承。
榜样引领时代,使命呼唤担当。在全面依法治国纵深推进的新征程上,我将团结带领全院干警牢记使命,求真务实,尽忠职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为仙桃谱写绿色崛起新篇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