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法治沃土 讲好法院故事
——仙桃法院2022年宣传工作回眸
“228篇稿件登上国家级、省级媒体,连续2次入选全国法院天平阳光排行榜前33名,7次荣获‘湖北高院’微信公众号‘月度优秀稿件’......”2022年,仙桃法院围绕媒体融合发展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求突破、以“五位一体”筑阵地、以常态普法立形象,用心用情打造司法宣传产品,绘就了仙桃法院宣传工作“新画卷”。
一、干字当头,凝聚强大宣传合力
“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认清司法宣传工作的性质定位,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在年初的党组(扩大)会议上,党组书记、院长漆俊强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院党组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在人员、硬件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从抽调5名干警担任专职宣传员,在各部门确定1名兼职宣传员;到安排成员“走出去”,专家学者“请进来”开展专题培训;再到印发《宣传信息工作实施细则》,将宣传任务分解到每个部门,作为年终绩效的考评依据。通过“一揽子”举措,初步形成了人人都是宣传员、庭室主动参与搞宣传的工作格局。
“以前是要我宣传,现在是我要宣传,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谈及一年来的变化,环境资源审判团队法官刘昌杰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道:“每月一通报,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倒逼我们开拓思路、用心开展工作”。2022年,环境资源审判团队推动辖区生态环境《协作机制》《框架协议》落地,在汉江边开设法治夜校,在湿地公园巡回审判,在生态保护基地开展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活动,先后被学习强国号、《湖北日报》、湖北法治网等媒体报道。
二、融合发力,打造“五位一体”矩阵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好故事”方能展现“好形象”,但前提是有一个“好平台”。仙桃法院将宣传工作与法院文化建设结合,以仙桃精神为指引、书香法院为依托,持续加强天平阳光、微信、抖音、微博、官方网站“五位一体”新媒体矩阵建设,全力打造宣传品牌。
“这种普法方式真有意思,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就想点进去看......”在仙桃法院官方抖音号,不断有网友在普法微剧短视频下发表评论。原来,该院精心选取物业纠纷、网络电信诈骗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以短视频形式,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成生动鲜活、浅显易懂的群众语言。截至目前,官方抖音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
法院工作开展到哪,司法宣传就要跟进到哪。2022年,仙桃法院开辟了初心如矩、走进人民法庭、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先锋风采、共同缔造等专栏,在微信、电视台、网站、抖音等不同平台同步推出,形成了“多端一体、创新形式”的宣传局面。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先后拍摄国家安全、长江大保护等10余期专题宣传片,被《人民法院报》视频号、学习强国号采用。微信公众号坚持每个工作日至少发布1条原创微文,推广工作亮点、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等内容,展现了仙桃法院勇毅前行、实干笃行的良好形象。
三、多措并举,掀起普法宣教热潮
“普法宣教必须接地气、扬正气、聚人气,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2022年,仙桃法院围绕节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先后在女法官国际日、中国旅游日、端午节、世界环境日、国家宪法日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教活动,精心推出《一起探寻仙桃法院的“她”故事》《端午节奇遇记:小粽子引发“大麻烦”》《仙桃法院司法护航“乐游仙桃”》等专题稿件,让枯燥法条通过线上线下“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深挖审判执行的素材“富矿”,到以“小话题”阐述“大民生”,以“小故事”讲透“大道理”。2022年,仙桃法院与市电视台合办《以案说法》栏目,聚焦群众关注的“民生事”,推出40余期,赢得群众打call叫好。
法治宣传要沾着“泥土”、带着“露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仙桃法院变“法官端菜”为“群众点菜”,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农贸市场、中小学校、村庄院落,干警根据群众需求,创新“法言法语”表达方式,努力把“想讲的”与群众“想听的”相结合,一年来累计开展“法律七进”活动100余次,让晦涩难懂的法条充满人间“烟火气”,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见法率”。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仙桃法院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坚持干字当头、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深耕内容建设,深化媒体融合,全力打造宣传品牌,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