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荐文悦读(135)| 王晓晨:读《仅此一生》有感
王晓晨,女,198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荆门人,2020年7月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进入仙桃法院,现在综合办公室工作。
《仅此一生》是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的著作,这本书以探讨“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为主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人生中一定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娓娓道来,引导我们去探寻人生的真谛,去反思自己当前的生活,如何用端正的生活态度和实践让仅此一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1.在自我实现中接纳局限,避免盲目内卷或消极躺平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人性不仅意味着人的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人的有限性。”我们应当正视并接纳自己在天赋、精力、能力等方面的有限性,但这并不是否定我们可以在有限范围内做到最好的可能性。在法院综合办公室工作,虽然不能像业务庭法官一样办案子,但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更好地掌握工作的各项流程,做好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成为综合事务的行家里手。当前社会对“结果导向”的过度追求,很容易让人们盲目内卷或消极躺平,正视自己的短板,聚焦自己的长处,关注内心的真正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2.在心浮气躁中守住本心,用慢思考来对抗信息焦虑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书中也说到:“我们如果用心学习和思考这些大问题,似乎又还是会比之前多明白一些东西。”我们处在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容易受到外界喧嚣的干扰,被各种欲望所驱使,常陷入一种“忙碌而盲目”的状态,很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逐渐迷失了方向。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天接触会议通知、文件流转等纷繁复杂的信息,或关联或碎片,但任何一次的不及时或遗漏,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慢慢思考,面对海量的信息,学会过滤筛选,淘汰无关信息,暂缓非紧急信息,聚焦关键重要任务信息,在“慢”中保证各项工作的“快”开展。
3.在无限欲望中坚守底线,用真清醒来筑牢自由基石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要我们想要的。”它告诉我们要理性区分“想做”和“想要”,“想做” 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值得鼓励,但“想要”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个人利益则需克制。无限膨胀的欲望会导致我们焦虑与失控,丧失清醒和理智,最终迷失自己。作为法院干警,我们必须把真清醒作为习惯、把守底线变成本能,才能真正去践行司法公正、司法为民。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抵达何处,而在于我们如何行走。”在步履不停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用诚信、同情、勇敢、公正、容忍、自律的生活态度,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